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我国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完善基本体系、制度和标准入手。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是结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正面临办学方向不明、规模逐步萎缩等问题。从国际经验看,无论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都必须存在。在坚持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数大体相当的政策前提下,中等职业教育需要采取两条发展路径,一方面是基础性,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以就业为唯一取向,要突出为继续学习奠定职业基础的人才培养取向;另一方面是多样化,在强化不同类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差异的同时,还可举办新型特色高中,如机器人学校、工程师学校等,并通过把这些学校与高水平大学对接起来,培养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差别只在于具体办学形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动力是发展技术学科,以此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当前,技术学位在我国正开始成为一种独立设置的学位,这为发展技术学科创造了很好的制度保障。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在加强学术性学科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学科的建设,这就需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二是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的动力机制建设。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两大核心特征。目前最为有效的动力机制是职教高考。职教高考内涵丰富,其功能不只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性衔接,其更为根本的目的是整合多方面教育资源,形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因此,职教高考不仅是职业教育内部的高考,还要把一部分职业教育中技术性强的课程,如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国际贸易等专业中的核心课程,纳入到普通高考的选考科目,让这些课程在地位上等同于普通高考中的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这不仅有助于普通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实务科目,促进他们对高等教育专业的了解,从而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而且能为他们进入高等学校相应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无论是提高职教高考的吸引力,还是打破对口招生模式,建立开放性的职教招生模式,核心问题均是扩大职校生对高等学校及专业选择的自由度。目前职校生的升学途径并不少,有三校生高考、自主招生、中高和中本贯通、五年制学校的内部自然升级,这些路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选择性。通过职教高考将这些路径加以整合,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性。
完善职业教育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一是校企合作国家制度建设。目前的校企合作,职业院校的期待似乎主要是从企业获得资金和设备的支持,这与校企合作的初衷有所偏离。一方面企业不是教育投资者,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设备短缺情况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缓解。理论上讲,职业院校最希望从企业那里获得的,应该是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所以应该把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建设聚焦到如何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上来。同时也要对职业院校在合作中的五种行为进行约束:第一种是选择不具有人才培养能力,甚至主营业务与其专业内容关联度不高的企业合作;第二种是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内容没有聚焦到人才培养;第三种是以校企合作为名向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第四种是不对企业的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不了解企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执行情况;第五种是不对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行为进行管理,不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学习状况。
二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制度建设。职教教师培养需要走出项目化的发展思路,着力于完整、系统的国家制度建设。职教教师的来源途径多元,培养主阵地应当从职前师范教育转向职后教师教育,并把教师培养与聘用直接挂钩。加强职教教师培养的制度建设要在完善教师任职的能力标准、实现不同来源途径教师的能力对接、建立规范的职教教师培养过程、发挥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师培养中的支撑作用等方面重点关注。
三是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我们需要一种制度,能够在技术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与专业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的能力水平之间建立等值关系,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获得公平的社会待遇,这种制度,称之为“国家资历框架”。把技能等级水平与学历等级水平对等,并要求确认取得某某等级技能水平的个体相当于拥有了什么学历,是对这一制度的误解。说到底,国家资历框架要解决的问题是劳动者的社会待遇不对等问题,而不是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学术知识之间的教育等值关系问题。
完善职业教育标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一是职业分类与人才需求数据库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就是要准确把握职业需求。首先要有完善、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职业分类体系中对每个职业的描述内容要包括:职业工作内容描述;从业者心理条件描述,如技能、能力、兴趣、工作风格、工作价值等;职业的教育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工资与就业趋势描述。其次要开发科学的职业标准体系,有些国家为了降低开发难度,只开发职业标准中最核心的内容——职业能力标准,我国在职业标准建立初期可采用这一策略。再其次要宏观掌握各种职业现有从业人员的状态数据,包括从业人员的总体数量、工资分布等,以及未来各产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各种职业从业人员需求的变化趋势。职业分类、职业标准由于具有全国统一性,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建设;人才需求数据报告考虑到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别大,可以把建设职责下移到省市。
二是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在国家层面开发职业教育内容标准,既是为了规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普遍提升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水平。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有助于解决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的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开发内容标准依据,二是缺乏开发所需要的原材料。一份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精确描述人才培养规格,还要深入描述专业教学的具体内容。职业院校对这个层面内容的了解总体是缺失的。(作者: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日第 9版